朱光潜:提升文学的趣味和境界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:《谈美》开明书店1948年版 资料图片 2 推敲文字实际上是推敲思想和情感 海明威谈创作,说要诀是“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”。陈忠实认为:“作家倾其一生的创作探索,其实说白了,就
《谈美》开明书店1948年版 资料图片
2 推敲文字实际上是推敲思想和情感
海明威谈创作,说要诀是“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”。陈忠实认为:“作家倾其一生的创作探索,其实说白了,就是海明威这句话所作的准确而又形象化的概括。”写作遣词造句很容易按习惯走熟路,因为熟路人人走,走起来平坦而省力。你想描写一个事物,脑中自然会浮出一些常用的陈词套语,用起来也很顺手轻松。但真正的作家恰恰要视这种陈腔滥调为仇敌,要在谋篇布局和命词遣意上开辟自己的蹊径,“惟陈言之务去”。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,自然不肯重复庸常的思想和情感,你的创作就会朝着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开掘。正如朱光潜所说:“文学是艰苦的事,只有刻苦自励,推陈翻新,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,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。”
本文转自:光明日报
人生来就有好奇心,因此爱好侦探故事既符合人的天性,也给人带来乐趣。不过,离奇的故事、紧张的情节多半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粗浅部分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,关键在能写出真切的境界、生动的人物和深挚的情致。如能真正欣赏文学,一定要超越原始的好奇心,去探寻文学家对于人生世相的洞悉和观照,以及他们表达这种洞悉和观照的艺术技巧。优秀作品里的故事多半像树枝竹条搭成的花架,用处只在撑起一园生气蓬勃、锦绣灿烂的藤葛花卉。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,如果只求故事而不见其他,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鲜艳而芬芳的花,实有郑人买椟还珠之憾。
文学有不同风格和流派,各有不同的趣味与境界。朱光潜认为,不论是一个作家或一个时代的文学,都前有所承,后有所发,即都有其“源流”,都有一个绵延贯通的生命史。后一代继承前一代风气,自是一脉相传不用说,就是后一代反抗前一代风气,反抗的根脉也源于前一代。这样由古而今,看出承前启后的道理;再由今而古,见出推陈出新的缘由,我们就能喜好某一派别而又欣赏与其对立的风格。热衷浪漫派者而能见出现实主义的妙处,笃爱“苏辛”豪放词者而能领略“温李”婉约派的情韵,我们的文学趣味就从偏执走向不偏,从而“能凭空俯视一切门户派别”。这表明,趣味虽难以争辩,具有主观性,但可以通过修养,从狭窄走向宽阔,提升其衡量优秀作品的客观性。这个意义上,文学标准是修养出来的纯正趣味。
再次是审美境界。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,除了要在结构布局、形象塑造和语言应用等方面匠心独运外,很重要一点是作者本身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眼光。只有先“眼高”,才能“手高”。眼高说起来容易,实际上颇难做到。朱光潜指出,洪迈的《容斋随笔》里载录一首诗,“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;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”。如果认为这是好诗,就是审美的误判。此诗固然点出了期盼之事如愿以偿的喜悦之情,但四句各言一境,随意拼盘,既不能形成完整形象,也缺少具体情境描写,见不出诗人真情实感,不过是以韵语的形式叙述某种看法而已。杜甫的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”写诗人在离乱中忽闻战乱结束准备返乡,不仅整个具体情境活跃如在目前,而且喜悦心情溢于言表,激荡人心。同样是表现欣喜情感的诗篇,前者最多算打油诗,后者才是千古绝唱的佳作。
其次是学识境界。文学不单是作者人格的表现,也是人生世相的反映。培养人格是一套功夫,对人生世相的了解是另一套功夫。这就要多读经典,多深入体察生活。朱光潜说,学文艺“有如堆金字塔,要铺下一个很宽广很笨重的基础,才可以逐渐砌成一个尖顶来”。通过多读书和多体验生活,储知蓄理,扩大眼界,拓展胸襟,对世道人心的审视和把握才能愈加精当深刻,写出的作品才能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朱光潜深爱文学,重视文学趣味。他曾撰写《文学的趣味》《谈趣味》《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》《文学上的低级趣味》等系列文章,反复探讨文学趣味的意义和价值。他说:“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,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,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的趣味表现出来就是创造。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。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。”他甚至认为,读文学作品,别说全篇易见出趣味的高下,即便一章一句的欣赏也大可见出一个人的文学趣味,好比善饮酒者能敏感鉴别一杯酒,就能敏感鉴别一切的酒,“趣味其实就是这样敏感。离开这一点敏感,文艺就无由欣赏,好丑妍媸就变成平等无别”。
文章来源:《殷都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ydx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4/418.html
上一篇:陈昂丨曾经走过的山径
下一篇:首次!《复兴之路》《大国重工》《大医凌然》等